描述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是温州大学与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共建的高能级创新平台。温碳院坐落于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22号楼,一楼中试线、二楼实验区、五楼办公区总面积4719.09平方米,瓯海区政府计划五年投入约4000万元。研究院主要面向大规模储能产业,建立世界一流的钠离子电池科创平台、高端人才引育基地和技术研发与转化中心,突破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卡脖子技术,助推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一是建立钠离子电池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打造一支由国家杰青、万人、长江、海外优青等国家级人才、海外优秀博士等50人以上的国际高水平团队,使温州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钠离子电池主要创新中心之一。二是开发出世界领先的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三是解决大规模储能的卡脖子难题、打破各种技术垄断和技术壁垒,实现高性能钠离子电池产品的产业化。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为实体科研机构,由全球高被引学者、澳大利亚年轻科学家侴术雷担任院长。团队核心成员30余人,包括20余名海外青年博士人才,团队中教授1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2人,博士学位12人。同时研究院也积极响应瓯海区政府的号召,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今年共有八位学者依托研究院申请人才项目,其中“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席教授两项,国家海外优秀青年基金两项,火炬计划三项,启明计划一项,研究院将汇聚海内外顶尖专家,致力于打造“高、精、尖”钠离子电池储能新标杆。
团队成员共承担相关的科研项目6个,发表论文30余篇,专利20余项,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如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大学、韩国高丽大学等有密切的合作关系。研究院计划打造Wiley全球知识创新中心与知识产权中心;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等机构,致力于研发世界领先的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解决大规模储能瓶颈性难题,布局低速电动车、电网储能等领域应用场景,实现高性能钠离子电池产品产业化,推动绿色清洁能源的发展。研究院将加快钠离子电池核心技术研发,打造国际一流的钠离子电池研发团队。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已成为温州市钠离子电池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在技术研发方面,研究院已经成功实现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公斤级合成,并初步生产出高性能钠离子软包电池,突破了钠离子电池制备难题,有望实现钠离子电池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同时,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已具备全球首创秸秆烧结制备高效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的核心技术,该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成本最低、最环保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工艺技术之一,同时开发出国际领先的阻燃电解液生产技术,实现高安全、不可燃型钠离子电池的设计,解决了钠离子电池应用于大规模储能的另一瓶颈性问题。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当前已与中建八局签署云框架协议,打造5GWh 钠离子电池制造基地(全世界最大的钠离子电池项目之一),研究院将从设计到布局,实现与中建八局的5GWh产线布局规划。温碳院将结合自身在钠离子电池领域丰富的研究经验以及发挥全球顶尖人才的显著优势,集中资源加快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参与创新联合体建设,不断深化校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提升温碳院在国际碳中和技术领域的影响力。